中医理论不仅重视个体化治疗,还强调因时制宜,指根据不同季节的天时气候特点,来进行养生和治病。由于日照时间长短不同的周期变化,形成了春夏秋冬,伴随着温热凉寒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,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亦受到不同的影响。因此,须注意不同天时气候条件下的养生治疗宜忌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用寒远寒,用凉远凉,用温远温,用热远热,食宜同法。”指的是冬令少食寒凉之品,或冬令治疗热证用寒凉药物,若非大热之证,因为冬令季节的因素,要适量适度,即适当减少寒凉药物应用的量和应用的时间,以免损伤阳气;而夏季少食辛辣食物,或夏令治疗寒证用温热药物,若非大寒之证,因为夏令季节的因素,也要适量适度,即适当减少温热药物应用的量和应用的时间,以免损伤阴液。
|